就近辦自助服務終端完善村(社區)政務自助便民服務網絡布局
2022-01-24

2021年12月27日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《“十四五”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》國辦發〔2021〕56號中提出要加快社區服務數字化建設,提高數字化政務服務效能。

社區服務關系民生、連著民心,不斷強化社區為民、便民、安民功能,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、踐行黨的群眾路線、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。

通知指出,要充分發揮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作用,推動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向鄉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延伸覆蓋。加快部署政務通用自助服務一體機,完善村(社區)政務自助便民服務網絡布局。實施“互聯網+基層治理”行動,完善鄉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地理信息等基礎數據,根據服務群眾需要,依法依規向村(社區)開放數據資源,發揮村(社區)信息為民服務實效。充分依托已有設施,鼓勵多方參與建設開發智慧社區信息系統和簡便應用軟件,增加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受理、辦理數量和種類。充分考慮老年人、殘疾人習慣和特點,推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。推動政務服務平臺、社區感知設施、家庭終端和城鄉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及互聯互通,發展實時監測、智能預警、應急救援救護和智慧養老等社區惠民服務應用。深化全國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信息系統、中國智慧社區服務網推廣應用,拓展社區服務功能,組織開展在線服務評價工作。

?

目前,在政務自助終端方面存在門類繁多、信息互通壁壘的問題,各部門都是單獨提供專用一體機,如公安自助終端、社保自助終端、不動產自助終端等,僅提供自己部門業務,內容單一,服務有限,群眾要辦多個證明,要在多臺終端上辦理或來回跑多個部門的24小時自助服務廳,群眾辦事很不方便。因此,打通各部門存在壁壘,將內容單一的自助服務終端整合為綜合服務終端,打造出一款通用型政務便民終端,滿足絕大多數政務事項需求,讓群眾就近就便全流程自助辦理。

中億維“就近辦”自助終端,以實現“一機通辦”,以便民與辦事服務“自助辦、就近辦”為目標,打造24小時自助服務區“15分鐘便民服務圈”,為群眾提供身份認證、資料采集、證明、辦事申報等服務,實現“一機通辦”。“就近辦”自助終端為多元化一體機。基于人工智能+圖像識別等技術打造的一款服務多元、操作智能、高度集成的綜合政務服務一體機,集成了雙目攝像頭、身份證、高拍儀、打印機等近20項專用設備。含有豐富的服務事項,能夠集公安、公積金、社保、醫保等多項服務于一體,具有自助終端特色服務,能夠充分發揮硬件設備功能,突出人臉識別、掃碼識別、自助出證等“智能”特性,實現硬件設備與應用服務的有機結合。

新穎獨特人體工學外觀結構設計,模塊化選配功能,可靈活配置,功能更強大,采用18.5寸液晶屏,電容觸控屏支持業務辦理、信息展示、廣告宣傳,國產自主,安全可控,支持國產銀河麒麟、統信UOS系統,windows系統、安卓系統。

模塊化選配功能,集成電腦一體機、18.5觸摸顯示、高拍儀文檔資料掃描、雙目人臉識別、二代證閱讀器、指紋儀、接觸式IC卡(銀行卡、社保卡等)讀卡器、二維碼掃碼器、熱敏打印機、可根據需求個性化訂制。

就近辦自助終端在不改變各部門原有業務系統的前提下,把多條線、多系統數據向綜合政務服務系統集中,打通了政府各部門、各層級的業務辦理平臺,將辦事服務事項集中到前臺受理,交給后臺無差別、電子化系統處理,實現了服務事項跨區域遠程辦理、跨層級聯動辦理、跨部門協同辦理,有效解決原來各部門業務平臺存在的重復建設、互不兼容、信息分割等問題,群眾辦事不再需要折返于多個部門、重復跑路。

就近辦自助終端助力政務服務實現了“百姓認可”和“群眾滿意”。自就近辦自助服務系統推出上線以來,辦事流程持續優化,審批時限和流程壓縮到最短、最簡;政務服務在服務方式、服務范圍、服務時間上進行了拓展和延伸。


相關推薦